吕云所教学文献捐赠展
展览时间:2024年10月16日—11月17日
展览地点: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2FB、3FA/B
主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
承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
协办单位:天津美术学院科研与研究生处、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民盟中央美术院天津分院
学术支持单位:中国国家画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家协会
总策划:邱志杰
策 划:寇疆晖
策展人:李旭飞
展览实施:杨鹏、于童
宣传推广:于童、王金阳、董毅、于冰蓉
视觉设计:王玉东、甄韶杰
资料整理:王成飞、刘舒畅、吕昊洋、李小芳
特别鸣谢:吕云所先生家属吕大江先生
积墨烟云铸太行
太行巍巍,漳水泱泱。
恩师吕云所先生已经离开我们整整10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依然铭刻在我心中,云所师对艺术的追求、对山水画的探索,也一直影响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后学。
吕云所先生是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我国当代著名山水画家、美术教育家,在其四十余年的教学生涯中,继承并弘扬了天津美术学院山水画教学体系。
云所先生出生在太行山中的漳河畔,家乡的一山一水不但养育了他健壮的体魄,更铸就了心中的山水之魂,这为其后来艺术成就的取得,奠定了厚重坚实的基础。1962年,吕老师的大学毕业作品《漳河畔》(系列组画)便以其新颖的构图、鲜活的形象、深深的乡情打动了无数人,展现了他出众的艺术才华,那一年云所先生年仅22岁。
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吕云所先生始终坚守在教学科研第一线,把一生都无私地奉献给了中国画的教学与创作。原本山水、花鸟、人物诸科皆善的云所老师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将全部精力投入了对山水画方向的创新探索,尤其在1984年之后十余年,吕老师厚积薄发创作了“积墨太行系列”,由此奠定了他在现当代山水画坛中的突出地位!
本次展览展出的吕老师多年来对中国画进行研究探索的教学和创作手稿,展现了他严谨的教学思想和开放的创作精神,对当下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这里集中展现了吕老师在继承、弘扬天美中国画教学体系方面所做出的显著贡献。上世纪六十年代,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的教学探索出了一条将“学院式”与“入室式”教育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正是在这样的教学体系下,刚刚留校任教的吕老师在接受西式美术教学的同时,又拜在张大千高徒刘君礼先生门下专攻传统山水画,这种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的研习方式,为他后来“积墨太行系列″的创作打下了深厚的传统基础。从他大量的教学课徒稿、写生和创作手稿中,能够清晰的看到他在继承传统、深入生活、写生创作的几十年刻苦实践的变化轨迹。
其次,吕老师是一位对学生、对艺术都表里如一而又真诚热情的先生。他在课堂上不仅用生动的语言阐述深奥的画理,动情之处更是声情并茂。他笔下的山水“风情”,都是他心中的乡情、深情。他那独具特色的“积墨山水”,更是其对太行山岳的慷慨讴歌。云所先生是一个真诚的人、朴实的人、更是一个将艺术感觉渗透到每一个细胞的纯粹的人!
再次,吕老师对传统与创新的认知与践行成果,很值得当下进一步研究与弘扬。他始终倡导中国画教学,要在注重传统教育的同时,还要学习西方艺术并关注当代艺术前沿,反对封闭和一成不变思维方式。吕老师曾经教导我,研习传统一定要“取法乎上”,但绝不能复制传统,因为“石涛再好只需一个,黄宾虹再高也无需第二”!这振聋发聩的话语,一直回响在我的耳畔。
通过这次画展,希望让更多人认识到,真正的传统,是一泓活水。一千多年来,正是在不断求新求变中,推动着中国画的发展,当下的我们也必需肩负起中国画的传承与创新…...
胸中丘壑,笔墨人生——正是吕氏太行的精神所在!
谨以此文纪念先师吕云所先生。
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
中国画学院山水专业硕士生导师
李旭飞
《河畔人家》
(漳河畔系列组画)
吕云所
34×46cm
1962年
《收获季节》
(漳河畔系列组画)
吕云所
34×46cm
1962年
《纱厂女工》
吕云所
15×13cm
连环画
1966年
《家山恋》
(山水稿)
吕云所
20世纪70年代
《双十春》
(连环画)
吕云所
14.5×22.5cm
1964年
《喜雪五莽岭》
(山水稿)
吕云所
20世纪80年代
《山水画稿》
吕云所
20世纪80年代
《秋韵》
吕云所
68×136cm
云所写意
吕氏(朱文)、云所(白文)
宣纸、水墨设色
20世纪90年代
《夜走太行》
吕云所
125×145cm
吕(白文)、吕云所(白文)、家在太行(朱文)、烽火年代(朱文)
宣纸、水墨设色
1984年
《山月》(复制)
吕云所
105×100cm
云所作
吕(朱文)、云所(白文)、家在太行(朱文)、古沙阳人(朱文)
宣纸、水墨设色
1988年
《苍茫大野》
吕云所
175×124cm
云所作
吕(朱文)、吕(朱文)、云所(白文)、吕云所(白文)、古沙阳人(朱文)
宣纸、水墨设色
1988年
《太行浩气》
吕云所
125×145cm
吕(白文)、吕云所(白文)、家在太行(朱文)、烽火年代(朱文)
宣纸、水墨设色
1984年